车视界
您的位置: 车视界首页 >> 新车

深度|未来15年,新能源汽车这样发展

近日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)》,这份顶层设计文件为新能源汽车未来15年的发展提出了目标,指明了方向,规划了路径。


“高质量”重于“大规模”


规划全篇8000多字,只有两个量化指标,其中一个是到2025年,新能源汽车的新车销售量达到总量的20%左右,这比征求意见稿里的25%下调了5个百分点,新能源汽车评论员、智电汽车创始人万燕波表示,这是阶段性调整。

万燕波:“因为市场的实际情况和补贴退出,需要考虑到市场驱动要替代政策驱动,因此规模上做了一定的调整,这是阶段性的调整,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一直是很坚定的。”

深度|未来15年,新能源汽车这样发展

规划正式发布/国务院网站

比起对市场规模的追求,新版规划更重视质量提高,比如另一个量化目标是到2025年,纯电动乘用车的新车平均电耗降到12.0千瓦时/百公里,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技术咨询部部长沈斌分析,企业技术升级势在必行。

沈斌:“以前需要续航里程更长就多加电池,一个是造成材料浪费,一个是重量增加反而电耗增长。它现在的电耗目标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,要么通过材料的更新,要么通过工艺的升级,要么通过结构的变化,或者整个轻量化的实现,反正只有通过技术的升级才能实现这个能耗目标。”

深度|未来15年,新能源汽车这样发展

规划具体目标值/国务院网站

新版规划对核心技术格外关注,提出2025年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,2035年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我国动力电池等技术水平已经处在领先位置,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助理叶庭文介绍着刀片电池的优势。

叶庭文:“从比亚迪开始搭载了我们的刀片电池,一般的电池可能温度到了六七百度就会着火,刀片电池的话哪怕800度、1000度,它的表面温度只有50度到60度,刀片电池的出现应该让电动车自燃可能从此消失。”

深度|未来15年,新能源汽车这样发展

刀片电池/网络

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技术咨询部部长沈斌认为,未来要保持领先水平,需要在材料等基础层面下功夫。

沈斌:“因为现在锂电池基本上快到瓶颈了,你要实现下一步的突破,不管是往固态电池、锂硫电池、还是往金属空气电池方面发展,都涉及到材料、工艺、结构、体系的创新,这一块就需要我们的基础理论支持,才能进一步发展。”

深度|未来15年,新能源汽车这样发展

固态电池/来自网络

新能源汽车评论员、智电汽车创始人万燕波认为,智能化领域的核心技术也亟待提高。

万燕波:“在感知层里面,高性能的传感器供应商都很少;计算层里面,涉及的芯片和操作系统同样是缺失;执行层里面,线控底盘也是技术能力不足。”

新能源汽车业独立评论人曹广平认为,核心技术攻关也可以“有所为有所不为”。

曹广平:“在我们擅长的领域或者局部的点上发力,能够超过国外,我们也要有关键技术卡住别人的脖子,这样我们在外循环的过程中可以跟他们交换技术和产品。”


技术路线百家争鸣

在备受关注的技术路线上,规划提出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的主体地位,鼓励纯电动、插电式混合动力、增程式、还有燃料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。


早在2015年,北京的马先生就用燃油指标买了插电混合动力车,去年又换了一辆新款的比亚迪唐DM。

马先生:“这个车总扭距950牛米,一般咱们2.0T的车扭距才320牛米,然后这个 SUV净重将近2.4吨,百公里加速是4.5秒,已经非常可以了,就是我一脚油下去,就像有人背后踹了一脚,一下就出去了。”

深度|未来15年,新能源汽车这样发展

马先生的比亚迪唐DM/记者拍摄

深度|未来15年,新能源汽车这样发展

马先生的比亚迪唐DM/记者拍摄

北京的朱先生也用燃油车置换了一辆插电混合动力的荣威RX5。

朱先生:“我用了有三年了,用电占到2/3,用油占到1/3,现在每年比以前那个车的费用最少减了2/3。”

深度|未来15年,新能源汽车这样发展

荣威RX5在充电/市民朱先生供图

插电混合动力既可以在家慢充,也可以出门加油,而增程式汽车还可以快速充电,北京的唐先生是首批理想ONE的车主,刚提车就从北京开到了云南。

唐先生:“往返6000多公里,全程下来加了17-18箱油,平均每百公里8-10升的油耗,就是说这个车不到4.5升的油箱,一箱油起码能跑个400公里到450公里。”

深度|未来15年,新能源汽车这样发展

冬季驾驶理想ONE在云南/市民唐先生供图

尽管增程式和插电混合动力车型都可以加油,但是采访中的车主在北京用车时大多使用纯电模式,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、总裁沈亚楠介绍着后台的数量。

沈亚楠:“对于绝大多数客户来讲,他家里有充电桩的话,180公里的续航足够他使用两天了。五环以内实际上超过70%的里程是增程器没有启动的,完全靠电池组驱动的纯电里程,也就是0排放,全国范围里有53%是纯电里程。”

目前,北京只有纯电动汽车可以享受新能源汽车的优待政策,但是全国更多地方,插电混合动力等车型也可以享受各项补贴和优待。新能源汽车评论员、智电汽车创始人万燕波说,插电混合动力汽车有望迎来10年的繁荣时期。

万燕波:“现在销量占比20%多,2030年可能上升到50%左右,但是随着固态电池推出来,能量密度、续航等问题都解决了,到2030年它就是一个拐点,纯电动又会占据核心主流趋势。”

深度|未来15年,新能源汽车这样发展

新能源汽车销量图/中国汽车工业协会

充电设施提速发展

新版规划在发展愿景的总领章节里专门提到,2025年,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。


在北京亦庄的大功率充电桩傍边,车主们都说充电挺快。

车主:“我开的是一个北汽260,其他的充电桩可能要40多分钟到一个小时,用这个充电桩大概20多分钟。”

“这个充电桩特别快,我这奔驰EQC半个小时左右就能从30%充到100%。”

深度|未来15年,新能源汽车这样发展

车主在充电/记者拍摄

星星充电北京公司运营负责人唐晓猛介绍,这是今年最新款的充电桩。

唐晓猛:“这是我们180千瓦的直流快充设备,从220伏到750伏全都能兼容,也就是乘用车、物流车、大巴车都可以在我们这个桩上充电。”

规划提出,加快形成适度超前、快充为主、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,星星充电北京公司总经理朱建忠介绍,明年将推广大规模的快充综合站。

朱建忠:“至少20个桩和40把枪,同时具备休息室、餐饮、厕所、洗车服务,这样称之为综合站。北京现在是三四个,明年我们规划在北京至少要建20座这样的综合大站。”

深度|未来15年,新能源汽车这样发展

180kw快充示范场站/星星充电供图

目前,各地方对充电设施建设或运营有不同的补贴政策,这次规划特别提出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,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联盟信息部主任仝宗旗分析,各地政策将加快落地。

仝宗旗:“这次规划把财政支持再提出来,其实就是告诉大家这是必须有财政支持的一个行业,至于那些还没有或者正在制定政策的省市单位,要加快这个政策的落地,尽快让本省市的充电运营商享受到政策红利。”

规划同时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,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近期开展的消费调查显示,三分钟到十分钟更换电池的方式也得到公众的认可,清洁交通项目高级经理王雯雯介绍着调查结果。

王雯雯:“76%的消费者都表示愿意接受电动汽车换电模式,其中已经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有69%表示,换车时会考虑换电车型,一个是换电能够快速的解决补电需求,其次是换电能够对电池统一管理,避免安全隐患。”

深度|未来15年,新能源汽车这样发展

换电模式接受度调查/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供图

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联盟信息部主任仝宗旗认为,新版规划出台后,充电产业规模将翻倍增长。

仝宗旗:“现在我们充电桩‘公共桩’加‘私人桩’一共才140万,预测到2025年,公共桩500万台以上,将近10倍的增长,私人桩随车配建,可能超过5000万台了。”

深度|未来15年,新能源汽车这样发展

充电基础设施现状/中国电动汽车充电联盟供图

随着新版规划出台,新能源汽车将在核心技术、智能化、配套设施、各产业融合、国际合作等领域加速发展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,也将带动整体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,加快建设汽车强国。


记 者 | 戚 天

编 辑 | 朱艳婷

主 编 | 程 艳


推荐阅读:旗龙网

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XML地图 网站地图TXT 版权声明